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75节 (第2/2页)
锤、骨朵、狼牙棒等物,现在想打造甲片、箭簇、刀剑,极考验工匠的水平。 ??东汉时,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,利用水力鼓风冶铁,大大提高了冶炼技术,使产量大大增加,质量也提高不少。 ??整个汉朝都极度重视技术发展。 ??官府铁器专营,为技术大发展铺平道路。 ??但随着东汉的崩溃,三国混战、大瘟疫、五胡乱华等种种天灾人祸,南阳大铁坊早已没落,很多技术也失传了。 ??山上暂时没这条件,也没人会制作水排,材料、选址都有一定的要求,这种高科技一般都掌握在士族手中。 ??短期内,黑云山难以复制。 ??只能先解决有和无的问题,然后再慢慢改进。 ??万事开头难,但开头了也就不难,也就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。 ??李跃给他们足够的时间,东西没造好,重新熔炼,并不做处罚,经验总会累积的。 ??在打造兵器前,李跃先让他们打造一批农具练练手,为春耕做准备。 ??第九十五章 授课 ??积雪稍融,两百多匹健马和野驴被拉进汜水堡。 ??“这似乎不是野马?”李跃望着马群一愣。 ??野马绝不会如此温顺。 ??张生野拱手道:“哈哈,将军慧眼,这么马都是羯奴放养的战马,我等深入猎场两百多里,趁着大雪弄回来的!” ??其他几部人马还能得到休整,斥候们终日活跃在野外,与野兽和敌人搏杀,风里来雨里去,漫山遍野的跑,绝大多数被锻炼成精锐中的精锐。 ??上马能骑射,下马能翻山。 ??每个人都是优秀的猎手和勇猛的战士。 ??“不会被羯奴发现端倪吧?” ??黑云山已经进入邺城的视野,能低调还是低调一些。 ??“将军放心,兄弟们都是老手了,神不知鬼不觉,河北的猎场养了数万多匹牛马,属下准备从乘着黄河还未解冻,做一场大的!”张生野两眼冒光。 ??一头骡可以换三个壮丁,一匹战马的价值更高。 ??“你这是竭泽而渔,容易引起羯奴的警觉,你们也不安全,还是一口一口的吃。”李跃叮嘱道。 ??“遵令。”张生野拱手。 ??即便是财大气粗的羯赵,也缺优质战马。 ??石虎曾派遣御史,搜罗民间美女和牛马,家破人亡者九千多户,而这些御史被封侯的有十二人,荆、豫、扬、徐百姓不是叛乱,就是南下投奔江东,太守县令不能绥怀者,被石虎诛杀五十多人…… ??即便如此搜肠刮肚,也只弄到两万多匹牛马,很多都不能作战马用。 ??魏晋以来,战乱频仍,军事技术突飞猛进,具装甲骑登上历史舞台。 ??而甲骑对战马要求更高。 ??不过现阶段黑云山对甲骑的需求不大,黄河以南的势力,驴骡机动骑兵足以对付了。 ??所以李跃的重点放在轻骑兵上,让骁骑营每人一匹战马一匹驴或骡,以机动为主,作奔袭包抄之用。 ??正面战场,这么点骑兵也不够看。 ??有了战马,李跃才感觉黑云山的骑兵像那么一回事了。 ??而骑兵永远是战场上的王者。 ??等春雪消融事,骁骑营就会拉出来,骑射打猎。 ??回到山上,正好是授课的时间,偌大的议事堂里坐满了人,一半是军官,一半是尚武堂的半大孩子。 ??堂外也聚满了人。 ??士卒、百姓都可围观。 ??人群中散落着斥候和亲兵,防备突发状况。 ??没办法,吃一堑长一智,防人之心不可无。 ??基本成为习惯。 ??李跃讲东西喜欢旁征博引,掺杂大量私货,视角比较倾向大众,因此极得士卒们喜欢。 ??“昨日讲了魏武帝北击乌桓,今日讲曹真收复河西,明日讲毌丘俭东征灭高句丽!” ??“好!” ??人群兴奋狂呼起来。 ??李跃双手虚按,堂内堂外顿时安静下来,只有风吹过时,房檐、树梢上雪簌簌落下的声音。 ??两汉三国,虽然战乱不断,破事也多,但都是压着周边异族打,蜀国向西南开拓,吴国向东南拓展。 ??而曹魏,基本完成一个中原王朝应尽的义务和责任。 ??lt;div style=quot;text-align:center;quot;gt; ??lt;scriptgt;read_xia();lt;/scriptgt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