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139章 再等半个月(第三更) (第1/3页)
??赵煦本想在樊楼好好吃顿饭,却也没能安生。 ??不止是周韬的那一声大喊,他亲自去苏府,加封苏颂的事已经传开,有些人甚至摸到了樊楼。 ??赵煦只得匆匆回宫。 ??这时,朝野已经传遍了赵煦亲自前往苏府探病,并加封苏颂的事。 ??顿时引来无数声音,有震惊有释然有不可置信有不敢相信。 ??很多人认为,这是赵煦给苏颂‘最后的殊荣’,送他回乡,给章惇腾位置。 ??也有人猜测,赵煦是真的要挽留苏颂,偏偏这种想法的人居然最少。 ??因为在绝大部分朝野人士看来,苏颂必须得走了,‘新党’复来,不可能由着一个‘旧党’霸占相位。 ??开封城本就热闹纷呈,因为赵煦去了一趟苏府,就更加沸腾了,各种谣言此起彼伏,承转起合。 ??民间的议论声,很快就反应到了朝廷上。 ??原本就有一大群人在弹劾苏颂,现在更是出了一部分维护。 ??朝野掀起了漫天的弹劾与申辩的奏本潮。 ??弹劾以章惇,蔡卞为首的‘新党’,为之申辩的更多。 ??弹劾以苏颂,二范等为首的‘旧党’,弹劾者多,申辩者少。 ??青瓦房。 ??蔡卞没有如外面那样揣测,批复了一道奏本,道:“官家之前就让我们向苏相公多多请益,现在看来,官家是早有预料,事先提点我们了。” ??章惇手里拿的是李清臣的奏本,其中对元祐初全面废除‘熙宁新政’进行了大肆批驳,痛斥了司马光等人。 ??章惇盯着奏本,神情认真,随口回答道:“留下苏颂是对的,至少要缓和眼前的乱局,等我们站稳脚跟,再送苏颂等人去岭南。” ??蔡卞眉头皱了下,他不太喜欢这种流放的方式,认为太过‘羞辱’,却也没有反驳,道:“我去三司衙门以及户部了解过了,基本亏空干净,加上朝廷惯常寅吃卯粮,上下人等,都张着嘴,在等夏粮。” ??章惇双眸厉色一闪,冷哼道:“这帮人,就是混吃等死!我找时间去见官家,请开内库,缓解燃眉之急,等我们腾出手来,好好收拾一番。” ??蔡卞点头,继而若有所指的道:“梳理朝局需要时间,不宜盲动。” ??章惇听得明白,合上李清臣的奏本,道:“不是我指使的。不过,是得降降温了,我晚上找几个人谈谈。” ??蔡卞嗯了一声,拿起公文继续看。 ??其实,他们都没有指使什么人弹劾苏颂甚至是吕大防,而是自发的。 ??这里面,有的人是原本‘新党’的,也有投机的,加上‘旧党’内部的相互倾轧,简直就是一场大乱斗,令人眼花缭乱,难以分清敌我。 ??回宫之后,赵煦在垂拱殿,处理章惇,蔡卞二人送过来的奏本,孟美人则去了慈宁殿。 ??随着章惇等人逐渐掌握政务,赵煦要处理的事情是越来越多,慢慢进入了亲政状态。 ??到了傍晚,童贯端着一大盘奏本进来,放到赵煦桌子边上,道:“官家,这些都是政事堂那边送来的,全部是弹劾苏相公的。” ??赵煦转头看了眼,随手拿起一本。 ??这是一个中散大夫的奏本,洋洋洒洒,引经据典,主要内容是指责苏颂‘尸位素餐’,坐着位置不干事。 ??赵煦又看向第二本,这是怀疑苏颂在枢密院任上‘监守自盗’,认为环庆路军饷消失,苏颂脱不开干系。 ??第三本,是抨击苏颂‘德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