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撩拨重臣后他当真了 第110节 (第1/2页)
??赵上行无所畏惧地让他看着。 ??半晌,李旒平静地移开目光,“赵大人,谨言慎行。” ??赵上行话中大有深意,却是他不能去细细思量的。 ??倘若明白,便会万劫不复。 ??赵上行不在意道:“以王爷对陛下之忠,想来会将今日对话事无巨细地告诉陛下,臣并不在意,王爷请便。” ??李旒已身处漩涡之中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他不会去告诉李成绮。 ??赵上行显然知道其中缘故,因而分外有恃无恐。 ??赵上行起身,“王爷,臣还有公务在身,就不多叨扰王爷了。”他端起茶杯,将剩下的茶一饮而尽,“多谢王爷的茶。” ??李旒放下书,朝他点点头。 ??赵上行忽地凑近,“王爷,可知康王吗?”他声音压得极低,低到李旒都要以为自己听错了。 ??他反应过来赵上行说的到底是什么,悚然一震,惊愕地看向赵上行,“他不是早……” ??不是早就被谢明月杀了吗? ??李旒的声音实在太轻,赵上行可能根本没有听清,也可能是装得听不见,直起腰神,道:“王爷,臣告退。” ??李旒轻轻点了下头。 ??赵上行的背影消失在李旒的视线里。 ??康王? ??李旒想。 ??不怪李旒惊讶,这个名字已有数年不曾出现过了。 ??康王名李昒,是惠帝李言隐与静贵妃所生之子,聪颖活泼,极得惠帝喜爱。 ??若非崔氏势大,李言隐当真动过改立太子之念,且在李昭初御极时,朝中有老臣以李昭逼宫谋反无父无君大逆不道为名,拥立李昒为帝,叛乱自然很快被平定,而康王李昒,也是在那时被,被谢明月杀了。 ??传说中为李昭授意,只是无明旨。 ??今日赵上行突然提到了一个死了十几年的人做什么? ??李旒心中愈乱。 ??“王爷。” ??李旒抬头,面上半点不显,“怎么了?” ??荣平道:“听说王爷大病初愈后就一直精神不振,陛下命人来送了养神了药,来的是青霭公公,公公听说王爷在见客,急于回宫中复命,便没有多留。” ??他每说一句话,李旒的面色就煎熬一分,说到最后,李旒已面无人色。 ??“陛下,可,可留下什么话没有?”李旒问道。 ??荣平颔首,他一直低头不看李旒,当然也注意不到李旒灰败的面色,“陛下说,王爷病愈后便一直没来宫中,不知可是在生孤的气?孤与王爷本就是一家人,休戚一体,不必非要走到离心离德那一步。” ??李旒半日没有说话。 ??荣平站在边上,静静等待着李旒的吩咐。 ??“药若是煎好了,便端上来。”半晌,李旒回答,仿佛疲倦极了。 ??荣平退下。 ??李旒闭上眼睛。 ??赵上行绝不会无故来他面前说康王没死,传闻中,李言隐留下一道悔悟的遗诏,称李昭不堪为君,既然李昭不堪为君,那么当今陛下,就更不能做皇帝。 ??赵上行是想…… ??李旒眉头剧烈一跳。 ??要么他早有贰意,当年拥立李昭不过是看大势所趋的权衡之计,要么这就是小皇帝的另一个试探。 ??李旒眉头紧紧地蹙着想事,连安神药端来了都不知道。 ??侍女轻轻将药碗放到桌上。 ??李旒听到响声回神,睁开眼睛。 ??药香萦绕在鼻尖。 ??他端起药碗,舀了一勺药汁,送入口中。 ??令他惊讶的事,这碗黑漆漆的药并不苦,反而因为加了甘草的缘故而有着淡淡的甜味。 ??李旒沉默地喝着药。 ??小皇帝的一举一动,愈发像先帝。 ??这个想法太过荒谬,然而李旒却不得不相信。 ??不会世间有两个人连行事方式都相似,倘若小皇帝与李昭半分关系都没有,李旒不相信,凭一张与李昭相似的脸,凭借着皇帝身份,就能让谢明月如此殷勤。 ??一如当年李昭尚在时。 ??微甜的药流入喉咙。 ??李旒并没有经历过很多皇帝,所以他并不知道,这样会煎熬人心,是李氏一族帝王们一脉相承的手段,亦或者,就是同一个人? ??…… ??“谢明月性伪和顺,实则包藏祸心,窥伺国器,”男声温和地念着,宛如一道清泉汩汩地流淌过人心,“朝中怨声载道,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