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国万人敌_276 给他们勇气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276 给他们勇气 (第1/2页)

    ??下达的命令是“弃釜登船”,但是从传达命令到执行,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。同时李解命令两个大队的义从继续前进。

    ??然后一人手持两支火把,形成一条长龙,逶迤往西。

    ??淮水之畔的道路并不好走,此刻,远处的火把倒影着水面,不断地折射反射,形成了一片光亮,在黑夜之中,尤为突出。

    ??大部队留下继续整队,士兵在各部队长的催促下,飞快地吃着干粮。粽子作为临时军粮,效果非常好,除了谷物类之外,还有豆麦油脂,能量非常高。

    ??咀嚼声像一群聚集在水草地的野牛,整个河畔,弥散着苇叶、荷叶蒸煮过后的特殊香味。

    ??“报”

    ??蓼城,楚军斥候将观察到的情报,迅速传递给了云轸。

    ??“吴人明火前行,继续向西”

    ??“啊?!吴国野人,果然是要攻蔡!”

    ??“竟是小觑我大楚耶!”

    ??“云公,此诚乃良机,当即刻顺下州来,复我疆土!”

    ??正坐的云轸目光镇定,但也掩饰不住这种狂喜,忙道:“出兵!复我州来!”

    ??“遵命!”

    ??“嗨!”

    ??淮水以北,李解手持战斧,腰佩宝剑,下达了最后的动员令:“对面就是楚蓼城,我们身后却没有退路,今夜,一战成功,死不旋踵!”

    ??“出发!”

    ??夜色深沉,义士们陆续登船,领头者都是中队长大队长,而第一条船上,则是李解亲自坐镇。

    ??原本心生畏惧的义士义从,见到长官如何勇猛,心中的勇气,顿时再度被激发。

    ??明明疲惫不堪,甚至闷热饥饿,恨不得想要来一口美美的热羹,然后舒舒服服地合衣而眠,但是现在,却都在一个个咬紧牙关坚持。

    ??各中队下面的小队长,纷纷跟自己的队员们鼓劲:“我等饥饿疲敝,楚人亦然。上将军战无不胜,楚人云轸流窜豚犬,我军必胜!”

    ??“前方就是蓼城,想要垒灶架釜,吃上热饭,唯有攻克蓼城!用楚人的釜,煮我军之米!”

    ??“先登城头者,赏百金!黄金!”

    ??“淮下一片泽国,我等没有退路,唯有死战前进!”

    ??“舍生取义,前赴后继!”

    ??起伏的波浪并不强烈,淮水终究不如扬子江。

    ??站在船头,李解高大的身躯岿然不动,仿佛双脚钉死在了船上,起起伏伏,后方几条船上的队长们看到之后,都是心中勇气大增。

    ??上将军战无不胜!

    ??“快了。”

    ??李解目光深沉,舟船缓缓前进,除了载人之外,还要载物。

    ??多的攻城器具没有,只有梯子。

    ??火药带了一些,但不多,关键时候才用,炸开城门这种事情,对付别处还好,对付蓼城不行。

    ??这里沟渠纵横,需要的是步兵、人手,火药最少要两千斤以上,才有可能埋到城门之下炸开。

    ??但是,要做到这一切,必须坑道作业。

    ??坑道作业需要的是时间,而现在,他要兵贵神速。

    ??“快了。”

    ??又道了一声,李解宛若金铁的声音,总是能够让周围的士兵安心。

    ??哗哗作响的水花声响起,河面倒映着星月,时不时又有阴云遮蔽,一阵光,一阵暗。但是隐隐约约地,舟船之间,还是能够看到彼此。

    ??老熟的撑船工也是见多识广,有些老船工已经四五十岁,本该是年老力衰的时候,此刻却是用古怪的吴地方言说着话:“旧年辰光,大王一路打到郢都去!”

    ??见多识广的老江湖,觉得眼前的场面,并没有超出太多想象。

    ??规模庞大的船队,分成了几个批次,密密麻麻地在淮水之上,形成了一个月牙一样的弧线。

    ??弧线从北到南,逐渐靠近蓼城。

    ??已经能够看到蓼城城头的灯火,火把在明,守卫在暗。

    ??簌簌簌簌……

    ??“上将军,芦苇。”

    ??“是芦苇。”

    ??“到岸了。”

    ??“噤声!”

    ??老船工站在船尾,轻叩船身,发出笃笃声,不多时,后方跟进的船只,也立刻应了一声。

    ??笃笃笃笃……

    ??声音并不大,还不如淮水拍案的声响。

    ??顺着芦苇荡,缓缓地挤压过去,一条船、两条船,直到船只再也无法前进,船工立刻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