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464 魏操亲临 (第1/2页)
??“首李,晋国魏操已过虎牢关。” ??“明天能到?” ??“魏氏派人前来通知,说是明天到。” ??“那就明天会一会这个晋国上卿!” ??对内称王的晋国,在“六卿”的基础上,又陆续增加了“北河”“河西”“山东”三地“六佐”,又称“六次”。 ??行政级别上,低于正卿,但职权范围其实差不多,同样具备“出将入相”的资格。只不过管辖范围内的地盘,比较落后,甚至比较野蛮。 ??“六佐”是一种补充,是晋国经历了一百多年内部政治仇杀之后的保险,国家实力膨胀的同时,晋国国君为了防止“篡位”“悖逆”,就用守卫边疆这个正确到不能再正确的理由,扩充了国君的影响力。 ??虽说“六佐”还是被老世族瓜分,但这些上位的老世族子弟,往往都是跟本家不在一条线上。 ??比如说“北河”这个方向上的一对将佐,都是赵氏的人,而且还在“高阙塞”做着走私贸易的勾当,怎么看都是赵氏的人胆大包天无法无天。实际上却不是,“高阙塞”的一堆赵氏将佐,只是血统上算嬴姓赵氏,跟赵氏本家出五服都不知道出了多少年。 ??他们是前前代晋国国君扶持起来的狗,在“北河”这个部落杂居的地方,以“高阙赵氏”自称,甚至这两年有年轻子弟前往国都,都是以“高氏”行走。 ??同时又因为“姓氏合一”的发展趋势,“高阙塞”的赵氏数量,已经越来越低,他们能够依仗的,只有中央的支持。 ??又或者说,通过中央的支持,来玩壮大自己的把戏,依靠嬴姓赵氏,是完全没有出路的。 ??一旦晋国的“王室”或者说公族式微到一定程度,嬴姓赵氏完全不介意将“高阙塞”的远支吃干抹净。 ??好在一百多年的公族内部动荡,让国君很是小心,整个晋国国内,“新贵”绝非只有“高阙塞”一个以武立家。 ??“新贵”的数量上来之后,权力斗争自然就更加复杂、激烈,国君的威权只要没有被彻底踩在脚下,做一个合格的居中调停人,完全不是问题。 ??正是这种微妙的变化,又让晋国顺势把“上卿”这个位置逐渐正式化。 ??“上卿”成了唯一,职权上来说,成了国君权力的延伸或者补充,只是想要成为“上卿”,付出的成本,绝不仅仅是国内的资源碾压,一时的机会,国际上的风云变化,都能导致“上卿”的下台上台。 ??魏氏现任族长魏操,就是在这种微妙的状况下,成为了“上卿”。 ??因为徐国故地卖了一个好价钱,丰厚到国内各家都闭嘴的好价钱,除非晋国那些个掌握了大量土地的大贵族们不想要“吴锦”,不想要铁器农具,不想要蜂蜜…… ??…… ??哒哒哒哒…… ??过了汜水,马蹄声逐渐急促起来,骑士们脸上都裹着丝巾麻布防风,马匹两侧,都有麻绳圈儿来让自己骑马的时候更加稳当。 ??只有马匹装饰更好的骑士,才会披风烈烈,麻绳圈儿也换成了木头的,方便踩踏。 ??“夫子,前方就是旃然水。” ??“嗯。” ??将脸上的麻布略微拉下来一点,晋国的上卿魏操,目光深邃地看着前方,“积雪深厚,行车不易啊。” ??“夫子可要前往索氏休息片刻?” ??“不必,继续赶路。” ??“嗨!” ??…… ??“晋人是骑马来的?” ??“是。” ??“富啊,大冬天的,居然这么消耗马力,太富了。” ??剧烈运动之后最容易暴毙的,从来不是人类,马匹稍不注意,就可能直接嗝屁。 ??不过,李专员的注意点不在这里,而是魏操这个上卿,居然骑马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