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532 投资背后 (第2/2页)
国是打算直接出兵,找借口过境鲁国进击逼阳城。 ??鲁国借道,那就打逼阳城,理由是给薛国复国。 ??鲁国不借道,就以此为由,发动攻鲁战争。 ??然而当时逼阳国二环大工地还在,有了丰富经验逼阳子妘豹,完全可以整合力量援助鲁国。 ??再打一场“抗齐援鲁”,当时的士气、资源、兵力、经验,都是够的。 ??无非是缺德点,跑鲁国去打呆账,直接把齐国的力量拖死在齐鲁长城附近。 ??战事只要一僵持,拖上一年,难道一年之内,吴甲就找不到合适的天气出兵吗? ??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形势之后,齐国高层才放弃了这个诱惑力极大的念头。 ??时势相易,再回望过去,多少是有点不甘心,毕竟当时谁能想到,入夏之后就来一场大洪水呢? ??而几个月的建设期,也足够让逼阳城成为淮泗地区的大城、坚城。 ??“吾闻荆蛮骚乱,以吴解之力,岂能用力于四方?” ??“不错。出南顿国之外,尚有淮上、淮中、淮下、汝沟、颖尾、逼阳、江阳、雷邑、鹿邑等地,皆是靡费颇巨之地。如今吴解缺少人丁粮秣,纵是无双烹者,又岂成无米之炊?” ??“自去年秋收以来,荆蛮为吴解镇压,诸部怨恨颇深,我等入淮不过月余,闻淮南骚乱,大者七八,聚众数千;小者数十,聚众数百。诸蛮酋叫嚣‘死生之仇’,此谓不可不报。” ??有人面露担忧,“若不能迅速平定荆蛮骚乱,英巢群舒,必不能服。长此以往,淮中之地,岂得安宁?” ??话头说开,一众齐国人都是议论纷纷。 ??要不要投资淮中城,这是没有异议的,肯定要投。 ??不看别的特产,就冲着“赤霞”“紫霄”这两种名贵丝绸,就足够让千乘邑的官商集团为之疯狂。 ??更何况淮中城的马车、陶瓷、珍珠、玻璃、紫砂、铁甲、箭矢等等等等,或是物美,或是价廉,对于他们这种势力而言,简直是再美妙不过。 ??千乘邑在济水之北,毗邻漯水,多年以来抱团共同进退的氏族,就是在漯水两岸。 ??这一次高氏牵头,要在淮中城搞投资,攀上李解这条大腿,除了赚取利润之外,就是要扩大再生产。 ??而以牧业为根基的漯水势力,扩大再生产的方法,显然就是增加养马地。 ??高氏等漯水两岸的家族,盯上的就是老对手长狄。 ??确切地说,是长狄的一个分支“鄋瞒”。 ??这个长狄分支已经被齐国驱逐出了济水两岸,只有一个小部还在济水之北、漯水之南。 ??千乘邑官商集团的想法,就是吃掉这一支落单的狄人部落。 ??只不过喷戎狄是畜生是一回事,真把戎狄当畜生,那就是要自讨苦吃。 ??鄋瞒虽然留了一支小部在济水之北,但本族力量还是能够大规模地流窜在漯水中断和燕国之南。 ??晋国虽然把北狄联盟的脊梁骨给打断了,但并没有彻底消灭,否则也不至于鲜虞人还能跑去石家庄一带筹备建国。 ??北狄联盟被晋国用“和平演变”的方式而导致解体,之后北狄诸部之间,联系就不算大,面对任何一个诸侯大国,都只有耍横拼死的份。 ??但衰弱归衰弱,打不过一个诸侯大国,敲诈勒索地区小国和大国的边境氏族,还是有这个能力的。 ??所以千乘邑的官商集团,即便是想要吃掉鄋瞒在济水之北的小部,也要优先考虑另外一个问题。 ??如果鄋瞒举族报复,千乘邑如何单抗。 ??当然抗不过肯定可以喊国君救我,但到时候战后红利,就不是说你千乘邑一家吃独食,必须得是见者有份,然后论功行赏。 ??千乘邑现在要吃独食,就得保证有能力有决心单刷鄋瞒,光靠千乘邑本身的力量,肯定是不够了,矛戈、箭矢、甲具,总量都是远远不够。 ??而从临淄或者淄水各家采购,一定会惊动齐国高层,唯有从国际市场上采购,才能神不知鬼不觉。 ??如此一来,实际上千乘邑官商集团,又或者说齐国漯水势力,能够选择的目标不多,倘若还要加上一个信誉度问题,那么当前的国际市场,显而易见,只有李解这一家,才是漯水势力可以考虑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