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我的知青丈夫被古代来的将军穿了 第82节 (第2/2页)
小姑娘也不会差点出事。 “白芹啊,也回城了。”李蔓往下看,信中丁慧也提了白芹现下的情况,说跟她一样进了纺织厂,还说,白芹回去后,到处跟人说金兴文是du贩。 这话看得李蔓心下一咯噔,若没猜错,金兴文应该跟爸爸一样,是潜伏在du贩里的卧底! 被她这么一说,金兴文的家人还能有好,这年头人们对罪犯的家人是什么态度,不用想也知道,更何况,金家姑姑还是留学归来的名媛…… 李蔓心下焦急,可宋逾不在,她又不知道该跟谁说。 赵金凤查觉到孙女的脸色不对,担心道,“怎么了?” “没事,”李蔓收起信,若无其事道,“我在想丁慧一下子寄了这么多东西来,咱回什么?” 赵金凤琢磨了一下,道:“菜干一捆、菌子3斤、木耳2斤,腌的酸笋装两瓶、咸鸭蛋捡15个,怎么样,不差吧?” 李蔓点点头:“不差!” 吃完饭,上班前,李蔓简短地写了下自己的生活,就连同赵金凤打包好的包裹一起送去了后勤处。 ** 当天宋逾没有回来,晚上一帮孩子拿着手电去后面小树林照知了猴,李蔓也跟了过去。 “李姨,这个时间点,知了猴大多刚出洞,”张志用传授经验道,“你往树根旁边照。” 李蔓应了声,提着马灯,躬着腰围着一棵小树走了一圈,在树根处找到一只带着泥土往上爬的知了猴。往前再走几步,又在一个洞口,看到一个冒头往外爬的,李蔓拿小棍沿着洞口一刨,知了猴就出来了。 不得不说,这个时候的物资真的很丰富。她记得后世,有次回来,也是夏天,村寨里一帮孩子摸了大半夜也没找到多少,不像现在,一会儿就捉了半网兜。 “咦,这里有颗瓜秧。”罗小辉叫道。 “哪呢、哪呢?”唐元洲兴冲冲跑了过去。 “有瓜吗?”江小胖跟着凑了过去。 罗小辉顺着瓜苗照了照,“一大两小,三个西瓜。” 唐元洲先一步过去,抱着大的那个敲了敲:“是不是熟了?” “我敲敲。”江小胖说着,将网兜往腰上一别,放下手电,接过西瓜,似模似样地跟着敲了敲,“熟了吧?” “切!”唐元洲鄙视地瞥了他一眼,“还以为你懂呢。” “嘿嘿,这不是不太确定吗?” 韩瑜无语:“熟没熟,砸开不就知道了。” “对哦!”唐元洲、江小胖握着小拳头,猛然往下一砸,喀嚓一声,西瓜应声而裂,几个孩子全部凑了过去,“哇,熟了!” “快、快掰开,大伙儿尝尝。” 一个四五斤的西瓜,瞬间分成了多份,李蔓也分了一块,尝了口,嗯,还行。可能近期雨水多吧,不是那么甜。 剩下的两个,一众孩子兴致勃勃地商议,等过几天再来摘。 又捉了会儿知了猴,眼见每个人的网兜差不多都要装满了,李蔓招呼大家下山回家。 唐元洲的妈妈,柳校长已经担心地找了过来。 “你就是李同志吧,”柳校长揽着扑到怀里的闺女,不好意思地对李蔓笑道,“这两天麻烦你了,听元洲、元慧说,昨天你家阿奶还专门给他们煎了两盘知了猴。” 一个人一月四两油,一般人家可舍不得这么惯孩子。 柳校长的目光扫过李蔓身旁的韩琳,有些了然。 韩琳的事,这两天她也听说了,因偷盗被撵出部队,便是真相大白,孩子重新回来,想要融入大院里的孩子们,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。 为了孩子,宋家也是废心了! “妈、妈,你看我捉的知了猴,”不等李蔓回答,唐元洲举着网兜乐道,“等会儿你也给我和妹妹煎两盘吧?” 柳校长眉头一拧,瞪了儿子一眼,这小子怎么还是没点眼色,没见她正跟人说话吗? “妈,好不好啊?就煎两盘……” “让李妈给你们煎!” “哇!谢谢妈妈,你最好了,哈哈……”唐元洲乐得扬手一挥,“走,上我家吃知了猴去!” 唐元慧最为捧场,立马挣开她妈的怀抱,追着哥哥跑了。 罗小豪、江小胖、许文成也跟了过去。 张志用、罗小辉年龄大些,懂得多了,没去,跟李蔓说了声,拎着网兜跑回家了。 “这小子,真是淘死了!” “孩子嘛,哪有不淘的。”李蔓笑道,“柳校长,你好,我是李蔓,这是我们家韩琳,白天我还说上门拜访呢,没想到搁这见面了。” “是韩琳入学的事吧?” “是,”李蔓道,“小琳幼儿园大班没上完,按理开学后要么再上一年大班,要么就从一年级开始读起,可跟他一样大的孩子开学都上二年级了,留他一个读一年级,我觉得不太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