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112节 (第1/2页)
??孟云卿入京不到一年。 ??京中又没有门路。 ??她能打听的地方不外乎定安侯府内。 ??齐王如此说,池唤自然能想明白。 ??沈万里行事向来谨慎,不露马脚,孟云卿打听陈家消息传到他耳朵里,他才会有动静,旁人才能顺藤摸瓜。 ??齐王是要做实定安侯的把柄。 ??父皇疑心重,最忌讳的便是当年的惠王之乱。 ??陈阁老是三朝元老,出事之时年事已高,父皇都不留后患。 ??他最怕旁人觊觎他的江山。 ??若是父皇知道定安侯在惠王之乱后,将妹妹嫁给一个乱臣贼子的遗孤,还能容得下定安侯? ??更何况,还公然将孟云卿接回侯府中? ??齐王继续,“太子和老三之争,顾家和陆家都撕破了脸,朝中至少大半官员牵涉其中,只有定安侯沈万里自始至终置身事外,诸事撇得干干净净。” ??池唤皱眉,“王爷想拉定安侯下水?” ??“定安侯在朝中的势力,太子和老三能不忌讳?只不过看不透沈万里的城府,也不知他的态度,不敢贸然动心思罢了。你说陈家遗孤的事情传了出去,太子和老三还能坐得住?” ??池唤不解,“王爷不是想拉拢定安侯,如此做,不怕适得其反?” ??适得其反? ??齐王就笑。 ??他是要借太子和老三的刀,逼定安侯府就范。 ??无论太子还是老三介入此事,另一方都势必不会罢手。 ??定安侯何等角色? ??哪里会像当年的陈阁老一般坐以待毙。 ??沈万里实权在握,父皇即便起了动沈万里的心思,也不会轻易下手,动摇朝中根基。 ??他就可以借沈万里之手,除掉太子和老三当中一个。 ??父皇疑心又重。 ??太子和老三当中剩下的那个,自然和沈万里走得就近,父皇心中不会没有忌惮。 ??这招一石二鸟于他有百利而无一害。 ??梅家与太子和老三之争无关,父皇对梅贵妃也少有忌惮。 ??梅贵妃在父皇身边替他吹枕边风,他才能顺利娶到沈陶。 ??梅贵妃膝下无子,自然要为日后打算。 ??即便日后怀了龙裔,她也争不过如今的太子和老三。 ??梅家只有同自己联手。 ??而沈万里这端,更是聪明人。 ??要保全定安侯府百年基业,方法很多种。 ??惠王之乱,最忌讳的人是父皇,不是他。 ??他娶了沈陶,两家本就是姻亲。 ??他若承诺定安侯府,沈万里会帮他,还是帮太子或老三? ??不言而喻。 ??事后,他若再娶了孟云卿。 ??就等于给沈万里吃下一颗定心丸。 ??都在他计量之中。 ??孟云卿那头,他已经传过话了。 ??太子和老三那头,只需让人传出风声去即可。 ??“京中都在传沈卫两家的婚事,卫将军近日就会回京,沈卫两家的婚事应当就会定下来。”池唤提醒。 ??齐王就笑,“你想的过于简单了,陈家的事情传出风声去,谁家敢同沈家说亲?” ??孟云卿嫁不到将军府的。 ??孟云卿只能嫁他! ??翌日醒来,孟云卿惊出了一身冷汗。 ??“姑娘可是做噩梦了?”音歌给她打水来洗脸。 ??她还一脸惊魂未定。 ??也不知为何,她忽然梦到前一世。 ??但前一世她有许多没有见过的人和事